笔酣墨宝——走进圆瑛大师文集
圆瑛大师是中国佛教界的著名高僧,为中国佛教事业的振兴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。大师本着“三爱三为”的理念精神,在佛学义理上坚持研经讲义,在躬身践行上积极弘法传道,只此一心向祖国、终其一生传佛法、孑然一体护民生。
圆瑛大师在讲经弘法的过程中,注重对大乘佛教的传承与弘扬。他不仅佛学造诣精湛,且博通三藏,著作等身,其中包含经文讲义、诗书文集、讲演录等。在大师众多著作中,关于般若者有仁王般若,金刚般若,心经等讲义;关于净土者有弥陀经讲义弥陀经要解,普门品等讲义,劝修念佛法门;关于教理者有大乘起信论,法华经弘传序,楞严经等讲义;主要已刊行《大乘起信论讲义》、《楞严经讲义》、《圆觉经讲义》、《金刚般若经讲义》、《心经讲义》等书籍。此外还有《一吼堂诗集》、《一吼堂文集》、《讲演录》、《住持禅宗语录》等共二十余种,门人弟子合编为《圆瑛法汇》行世,对后世影响深远,贡献颇多。
大师一生擅长诗文、书法,国内的主要禅林都留下他的遗墨,兹就大师的部分主要著述略作简要介绍:
一.《楞严经讲义》
《楞严经》是佛教的著名经典,文义深广,被认为是修学佛法的必读经典。圆瑛大师兼宏佛教各宗,犹对楞严学及《楞严经》研究见解独到,他在《楞严》教理研究方面的成就被佛教界所公认,因而有“楞严座主”、“海内独步”等美誉。大师花数十年心血结成此书,内容丰富、细密,他的独到见解“舍识用根”极大地发展了不离作用言性的“佛性”理论,成为讲述楞严经的经典著作,得到了教内外的一致认可。
在其《楞严讲义·自序》中圆瑛大师记述了发心因缘:“缘余年二十四,听讲斯经,愧学识之浅陋,感注疏之繁多,用心过度,致患血疾。乃于佛前发愿,仰叩慈光冥护,顿令恶疾速愈,更求得悟,寂常心性,真实圆通,宏扬是经,著述讲义,用报佛恩,藉酬私愿。”
二.《大乘起信论讲义》
《大乘起信论》是大乘佛教的重要论书,此经书结构严整,文义通顺,解行兼重,古今学人盛行传诵,被视为大乘佛教入门之书。
圆瑛大师在对《大乘起信论》的讲解中,主要以自己的佛学思想为基础,引经据典,吸收各家理论,尤其是天台、华严的佛学思想,从而形成具有圆融特点的真如思想,主要表现在:真如思想内涵、真如思想中的体用关系、真如的运行理路、真如的实现方法四个方面,体现出圆瑛大师的独特性见解和创新性思维。
三.《圆觉经讲义》
《圆觉经》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,全经依般若圆智直指如来本义,豁显佛教解脱境。圆瑛大师作为佛教著名高僧,对佛理经文造诣皆深,尤擅讲经。大师在对《圆觉经》的讲义中,高度重视华严宗的相关概念的使用,主要讲解大方广三义,即自性体、相、用。李万进的《圆瑛大师诠释圆觉之义》认为圆瑛“所阐释的圆觉性其实质就是真心”,并指出圆瑛对圭峰宗密华严禅思想的继承。
四.《金刚经讲义》
《金刚经》为大乘佛教重要经典,被视为六百卷大般若经之精华,在汉地流传广泛。
本书主要阐释圆瑛大师对《金刚经》的理解与领悟。书中序言提到:昭阳作噩之岁,律中夹钟之月,序值中和,天地清宁,万汇孚甲;迦陵频伽,鸣声和雅,以嬉好春,融风入座,梵音宣畅。时则天童圆瑛大师,演讲‘金刚般若波罗密经’,于佛教净业社之香光堂。便是整本书的背景体现。如若将此讲义略分为三:即依次为初释经题、次释译人、后释正文。
五.《心经讲义》
《心经》乃大乘经典,是般若经类的精要之作。计二百六十字,其文虽约,其义甚丰,无论僧俗,均宜研究。
圆瑛大师主要针对《心经》的题目和经文两个方面进行详解,先解题目,后释经文。题为一经之总,经是一题之别。题中之总纲既明,经内之别义自易。黄崑威的《“体”“用”的智慧》认为圆瑛大师的《般若心经讲义》堪称一部依禅解经的经典之作,“实相般若”和“观照般若”是“体”和“用”之间的关系,而不离一心。
六.《一吼堂诗集》
该诗集收录了圆瑛大师四百零九首诗歌,诗中常以大师自己的切身体会为根本,进而说明禅净的证悟境界。范古农先生为《一吼堂诗集》所作序言:圆瑛大师住持天童有年,颇有寄公遗风,禅悦之余,亦曾寄与余吟咏。自非胸襟高旷,深入妙玄者,焉能得心应手,咳唾珠玉,若是又以见大师之为人心切,应以诗人得度者,即现诗僧而为说法。我们也借此文缅怀一代宗师,让这颗禅星,炳耀在我们心间。
七.《一吼堂文集》
1909年至1918年,大师应邀住持宁波接待讲寺,创办佛教讲习所,并为接待寺讲堂题名为“一吼堂”,故大师又号“一吼堂主人”。
该著作学术性和史料性较强,突出圆瑛大师融通教宗,对禅净两门的深刻解悟与实践意义。他对于禅净二宗施设之殊,进行了详细的比较,强调禅净二宗都是如来所说法,只因众生根机不等,故而施设有殊;所以,禅净虽有二名,其实一理,归元无二,不可有所是非。
佛法作慈舟,正见为航向。圆瑛大师著作甚多,立意高远雄健,文辞优美典雅,不仅是中国佛学宝库中的珍品,也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,获得广大佛教爱好者和相关学术界的认可。其所展现出的佛学思想和高尚品格,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佛门四众,也得到了社会大众的深切共鸣。
正知正见,乃修学佛法之前提。翻阅大师著述,深入其爱国爱教、慈悲包容、和合共生等思想内涵,将激励后世佛子与学者们,为构建美好社会及精神家园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,在此愿与见闻者共同学习进步,浅释佛学经典,树立正知正见,启迪修证智慧。
责任编辑:孙知兵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文化传媒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如有问题,请联系我们!